年会抢先看刘景圣教授玉米杂粮主食化

第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年玉米已成为我国 大粮食作物,但其消费结构不甚合理,食品用玉米销量低。由于玉米杂粮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适当摄入有利于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报告内容   本项目对即食玉米绿色供应链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构建该供应链示范体系。应用场辅助生物酶改性、多级变温挤出等技术研发的玉米专用粉,开发了玉米饺子专用粉和玉米面条等。在全营养和多谷物玉米重组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研发了3项关键技术、2种设备和2种新产品,并建立两条生产线。      

  玉米杂粮主食化与功能化研发有着广阔的研发空间,着重营养保全与功能性研究。基于以上研究工作,不断推进我国玉米杂粮主食工业化生产。

发言嘉宾

刘景圣教授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景圣,年10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小麦与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吉林省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玉米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研究”省级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功能研究室主任兼岗位科学家。先后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首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学科领*教授、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 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全谷物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食品科学》杂志编委等。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粮食深加工、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粮食)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5项,取得科研成果10项,转化成果7项,累计为企业创经济效益8亿多元。获得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件;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余人,为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加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第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食品年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haizixunw.com/afhhy/58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