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真定府城东住着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丈夫名叫陆有良,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为了能多赚点钱补贴家用,闲暇之余他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些针头线脑赚取油米之资。
妻子樱娘贤惠善良,她长得肤白貌美,小家碧玉。街坊四邻都夸赞陆有良有福气,大家都说他上辈子定是积了德,月老才肯牵红线让他娶到一个好妻子。可是两口子结婚刚半年,就遇到一件糟心事。
这日,陆有良正在地里给庄稼锄草,一忙起来就忘了回家吃午饭。樱娘心疼丈夫,怕他饿坏身体,拎着水罐和干粮去地里给丈夫送饭。
她走在乡间小路上,忽然背后窜出一个中年男子,那人一把捂着樱娘的嘴,将她强行拖进路边的玉米地里。男子一脸淫笑,粗暴地撕扯着樱娘的衣服,欲行不轨之事。
樱娘奋力反抗,挣脱淫贼的魔爪快速冲出玉米地。男子刚想上前追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铃铛声,他做贼心虚吓得仓皇而逃。樱娘刚跑出不远,就见邻居祁洪山赶着牛车迎面而来。
走到近前,他笑着说道:“大中午的,这是去哪?”樱娘下意识地扯了扯衣服,惊慌失措地说道:“我去给相公送饭”。此言一出,她才意识到水罐和干粮刚才已被丢落在路旁。
祁洪山见她两手空空,衣衫不整且神色慌张,自然不会往好处想。他挥着鞭子继续前行,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发笑:“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樱娘竟然是个水性杨花的女子”。
不多时,樱娘便出现在自家的田间地头上,陆有良看到妻子一脸惊讶,关切地说道:“天气太热,以后别往地里跑,我锄完这垄地正准备回家吃饭。”
樱娘望着丈夫,泪水夺眶而出。陆有良见状吓了一跳,扔下手里的锄头走上前追问道:“娘子到底遇见了什么烦心事,竟然这般委屈?”樱娘羞得满脸通红,欲言又止,在丈夫的一再追问下,忍不住道出实情。
好在有惊无险,陆有良安慰妻子一番,放下手里的活,两人回到家中。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谁知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日,樱娘去街上买针线,刚走出家门不远就见同村的几个女人背靠着大柳树,坐在树荫下边纳鞋底边聊天。她走过去想和大家打个招呼,无意中竟然见到这一幕。
高氏坐在人群中间,眉飞色舞地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本以为樱娘是个贤良淑德,温柔大方的女子,没想到她竟背着丈夫与人私通,真是不知廉耻。”高氏说得正起劲,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的樱娘。
说起高氏,她可不是一般人。她不仅是祁洪山的妻子,更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最喜欢在人背后嚼舌根,到处搬弄是非。樱娘胆子小脸皮薄,没敢当着大家的面反唇相讥,羞得满脸通红一路哭着跑回家。
村民潘四海打此路过,看到眼前的一幕忍不住上前说道:“劝你多积点口德,整天捕风捉影,搬弄是非,小心被人割掉舌头”。高氏闻言,“噌”的一下子从地上站起来,双手叉腰对着潘四海破口大骂,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其它几个女子连忙上前拉架,潘四海面红耳赤,回骂了高氏几句,随即拂袖离去。其实,潘四海并非是一个爱管闲事之人,他之所以会出言顶撞高氏,皆是事出有因。
半个月前,潘四海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他专门去街上买了一只老母鸡,打算给母亲煲鸡汤补补身子。高氏从河边洗衣服归来,快到家门口时正好碰到潘四海,两人打了个招呼,各自回到家中。
半个时辰后,邻居田婶站在自家房顶上破口大骂。高氏走到院子里仔细一听,原来田婶家刚刚丢了一只芦花鸡。回想起潘四海手里拎着的老母鸡,高氏冷哼一声,迈着小碎步走出家门。
她在田婶耳边煽风点火,让她去潘四海家找找看,并装模作样地说道:“如果不是我们交情深,我绝不会偷偷告诉你,这得罪人的事情可没人愿意干。”
原来,田婶有个女儿名叫香荷,她长得亭亭玉立,貌若天仙。前几日,高氏的娘家侄子来家里串门,无意中看到香荷,顿时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央求姑母帮他撮合这门亲事。
高氏正想找机会跟田婶套近乎,想不到这机会就送上门来了。田婶听完高氏的一席话,连声道谢。不多时,她怒气冲冲地来到潘四海家门口,推开大门只见院子里一地鸡毛。
田婶不分青红皂白,站在院子中间高声怒骂,左邻右舍听到声音,纷纷跑过来看热闹。潘四海平白无故被当成偷鸡贼,气得火冒三丈,说她无理取闹。两人争论不休,因为一只老母鸡竟然大打出手。
多亏里长及时出面制止,这场恶斗才得以平息下来。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情一直争执不下。这时,田婶的女儿香荷找上门来,拉着母亲说道:“别吵了,快回家,母鸡找到了”。
原来,田婶家的母鸡钻进了家门口旁的柴火垛里,连累潘四海无缘无故地背上了偷鸡贼的骂名。事情真相大白,田婶自知理亏,当着大家伙的面一个劲儿地向潘四海赔礼道歉。在众人的说和下,双方化解了矛盾。
前几天,潘四海无意中听说这件事和高氏有关,得知是她从中作梗,挑拨是非,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刚才他从路口经过,听到高氏又在背后说樱娘的坏话,瞬间怒火中烧,这才忍不住出言顶撞。
樱娘哭哭啼啼跑回家中,丈夫觉得妻子有些反常,连忙上前追问缘由。樱娘羞得满脸通红,哽咽着说出实情。丈夫闻言,气得火冒三丈,硬要去找高氏算帐,妻子怕丈夫把事情闹大,愣是没让他出门。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过多久这件事情就被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樱娘每次出门,总会看到人们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人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从那以后,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郁郁寡欢。
这日,陆有良从地里干活归来,发现妻子竟然自缢身亡。悲痛之余,他跑去衙门报官,说樱娘的死和高氏脱不了关系,希望官府能为妻子主持公道。
黄知府派人走访调查,发现高氏确实有造谣惑众,搬弄是非的嫌疑,可樱娘毕竟是自尽身亡,她的死到底和高氏有无直接关系实在无法查证。思虑再三,知府大人当庭作出宣判,高氏被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半年后,祁洪山跑到衙门报案,声称妻子高氏惨遭杀害。黄知府带人赶到案发现场,发现死者身中数刀血流成河,舌头竟被割下弃之一旁。现场十分血腥,胆小的人都不敢直视。
知府大人猜测,高氏生前定是与人发生过口舌之争,才会招来杀身之祸。他思忖片刻,对祁洪山说道:“你妻子近来可得罪过什么人?是否有什么仇家?”
知府大人话音刚落,祁洪山就报出五个人的名字,其中包括陆有良和潘四海。想不到短短半年时间,高氏就凭借一张嘴成功得罪了五个人,看来她绝非善类。
随后,几个人被带到衙门接受审讯。知府大人一连审了几日,案件没有丝毫进展。五名嫌疑人被无罪释放,这起案子最终成为一桩悬案。村里人似乎对案件的结果并不关心,只是大家觉得自从高氏死后,村里一片祥和。
结语:
文中的高氏可谓是典型的长舌妇,她不分是非曲直,喜欢凭空猜测,更喜欢搬弄是非,害得潘四海和田婶反目为仇,樱娘自尽身亡。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高氏管不住自己的嘴,最终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一个善良的人,不仅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更要管好自己的嘴,不用尖锐刻薄的言语伤人,切记祸从口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这才是最好的修养。
民间故事:男子好色,做出无耻之举,女子笑着说:这正合我意
民间故事:妻子伙同男子,给丈夫下迷药,丈夫醒来后,却跪地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