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带动示范园区领跑我市农产品绿

初冬时节,在双阳区马场村已经收割完的水田里,秸秆打包机、粉碎机、深翻机轮番上阵,该离田的离田、该还田的深翻,一派繁忙景象。

“园区全程实现水稻绿色生产,打造以优质生态大米为代表的农产品,借助大数据平台,全程利用视频、图像、文字描述等方式,对农产品从计划排产到生产加工各关键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长春晟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孙兵介绍道。

马场村处于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全村超过90%的农户种植水稻,域内建立了亩生态水稻种植实验基地,是我市首批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之一,年加工大米吨,年销售收入余万元,直接带动农户户,平均每户增收余元,年安置剩余劳动力人。

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马场村的生态大米走向了全国,这也是我市绿色有机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对生产工序精益求精。

年,我市启动创建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十三五”期间,我市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2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农业城,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达到.4亿元。

创建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我市持续加大创新引领力度,形成了德惠的1亿只肉鸡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双阳的国信有机蔬菜点对点配送模式、九台的特色林果发展模式、公主岭的鲜食玉米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朝阳区的稻蟹共养模式……一系列创新模式带动绿色有机农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张。

示范园区是创建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的重要载体。我市各地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优势农产品,按照绿色有机基地环境质量要求、生产技术标准,实施生产管理和环境监测,重点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

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创建的深入,我市积极开拓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全市供销系统建成配送中心23个、连锁经营网点个。同时,我市与邮储公司联合建立“邮乐农品网”,在京东网站开设“长春农特产品馆”,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借助各类展会、推介活动,有效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打响“中国优质粳米之都”“中国梅花鹿之乡”等优质地域品牌,使我市优质农产品加速走向全国。

截至年年底,全市共建成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量达到57个,其中国家级16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个、有机食品认证个。打造长春市区域公用品牌14个、长春市优质农产品品牌个。

来源:双阳区、长春日报

编辑:刘素娜

责编:陈思秀

校对:张吉

监制:谢晓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haizixunw.com/afhzp/677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