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公山万亩林海书写绿色故事

能不能治疗白癫病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4/9405536.html
雷公山 自然保护区林海景色。(刘文文摄)“这是镶嵌在贵州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高山、流水、千户苗寨……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一路向前,不时听到鸟叫虫鸣,放眼望去是一片碧绿,空气如同被洗过一般。近日,记者随国家林草局“访红色圣地看绿色新貌”报道团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深入黔东南州境内 的 自然保护区——雷公山 自然保护区。雷公山 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保护区总面积4.78万公顷。雷公山素有“苗疆圣山”之称,是当今人类保存完好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其中“藏”有万木 秃杉林、千年神树巴东栎、金钱豹、穿山甲……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也因此被誉为“镶嵌在贵州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千年神树巴东栎。(刘文文摄)据雷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胜荣介绍,年,雷山县作为贵州省首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试点县启动天保工程,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如加强天然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雷公山生态保护自此开始新的篇章。但是,保护这片山林并不容易,对此,李胜清颇有感触。从小在雷公山脚下长大的他,护林员一做就是31年。31年来,他以山为家,以林为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从没有间断过。每隔三两天,他都要把自己负责的2万多亩林地全部巡查一遍。在他的巡山日记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巡山路线、新发现的树种和动物等等。“每每走进这片山林,就感觉每棵树每根草每个生灵都在向我挥手,对我说,李工,你来啦,来保护我们啦。”李胜清无限感慨,“看着自己守护的山林,就像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李胜清介绍,实施天保工程后,雷公山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变化,新发现的树种和动物越来越多。农户正种植天麻。(刘文文摄)雷公山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雄伟说,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生物种类、森林覆盖率”四大指标的大幅增长。林地面积由年的3.55万公顷增加到现在的4.41万公顷,增加了0.86万公顷;森林蓄积由年的.5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万立方米,增加了.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年的82.9%增加到现在的92.34%,增加了9.44个百分点。生态改善的同时,区内林农收入也有了稳步增长。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累计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多万元(人民币,下同),惠及区内林农近3万余人,人均收入近元。乡村振兴建设卓有成效,以“天麻”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带动全县上万户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如今的雷公山,万亩林海,绿意茫茫。雷公山上,密林深处,护林员正仔细巡察;雷公山下,天麻基地,有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万亩林海中,绿色故事仍在续写。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刘文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haizixunw.com/afhpz/190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