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那些往事

我们学校所在的村里放电影了。虽然家家有电视手机,但出乎意料地是,看电影的人还不少。除过许多小孩外,还有五六十岁以上岁数的人。可见,看电影还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的,并不因为电视手机的普及被人们遗忘。与那些上岁数的交谈里,我们又想起了我们这代人共同的岁月——那时,看电一场电影对我们而言,难道不是一场很稀罕的事吗?

开开心心看电影

那时,在我的老家,电影是一个村一个村地轮排到的放。还没有放几村,一些人便掰着指头数上了,还唯恐中间有个下雨什么的意外不能按时。终于轮到邻近的村子时,便迫不急待了。那时学校不上晚自习,哥哥们便早早约好行动的时间,还不让我们知道。我们虽小,但又用不着他们背他们抱,凭什么不让去?于是我们就和大人们说,和哥哥们磨。于是哥哥便提前警告我们,去了不能打瞌睡,能做到不?能。我赶紧回答。回来跟紧点,过河利索些,能做到不?能,我赶紧理短失去地挺直胸脯做保证,一如执行特殊任务的小兵。保证过后,便相跟着去了。为了还有下次,我们都尽量不添麻烦。当然,也怪不得哥哥们。因为除过路一路上走小道过河里等麻烦事外,总有一些人在返回的夜路上捣乱。他们一会从路边庄稼地里

猛跳出来吓你,一会儿又在人们正走着时候,突然大喊“狼来了”,然后众人便是一阵故作紧张的急奔,弄得人一路上心急促促的。好在,我们都有惊无险,答应了大人的事我们总的办到。

痴迷电影的老人们

终于临到我们村放电影了。一吃过早饭,临村便派人赶着平车把两只木箱送来了。木箱就放在进大队的大门洞里,它像宝贝似的被我们坐在屁股下。谁如果想坐上来,不是沾亲带故的不溜达住我们哪有那么容易?这一天,人们脸上都是喜气,不仅上学的学生高兴,就连出地上工的人们也有了盼望,他们终于不用开会,或者无聊地打发长夜了。

这一天,还有一件渴盼的事便是炒豆子炒瓜籽。好不容易看场电影,不拿点好吃的怎么行呢?这也许就是国人过节的特点吧。豆子主要是蚕豆,*豆,要是没有这些,玉米花也得爆一些吧?总不能别人家孩子吃自家的娃看吧!乡下人根据颗粒大小把蚕豆就叫大豆,不像西方把*豆叫大豆。炒大豆要提前用碱水煮下,然后在砖地上把水吸干,也要提前把粗沙或*土备好。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家家户户便开始炒豆子。炒豆子时,先把沙子和*土炒热,然后放豆子或玉米什么的,这样能使豆子均匀受热,不至于有的炒焦有的半熟。一时间,院里院外,左邻右舍,到处听到铁铲翻炒的声响,到处传出豆子“嘭嘭”爆裂的声响,到处弥漫着粮食炒糊的香气。

我们的七十年代

晚饭过后,便赶紧做准备。炒下的豆子装进了口袋,准备好的厚衣服披在身上,大小凳子扛在肩上,便锁上门全家相跟了看电影。去了后,才知道迟了,好位置都占了。这是能想到的事,因为很多人在天还没黑的时候便来占位置了,他们的饭是轮流回去吃的。在边上选了位置坐好后,放电影的人也来了。

放电影的人有两个,其中有一个是我们村的,冬天固定穿着一个*大衣。他把机器一件一件取出来,在众人的瞩目下有条不紊地安顿着。这个时候,众人嗑瓜子,吃瓜子,喊儿喊娘的声音吵成一片。有人怕耽误看电影,小心地从人群里往外挤去上厕所。要是踩到了别人的脚,便小心地陪笑脸说好话,坐着的人便一迭声说“没事”“没事”。正在人们说话时,电影开始放了,众人一便噤声不语,都盯着幕布看,连豆子瓜子也不敢吃了。

精神贫乏岁月

那时正是七十年代中后期,一开始总要演一片时事纪录片,这纪录片被人们叫成加演。常常是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人的事情,一溜儿黑不溜丘的外国人排着队被国家领人接见,除了握手还行贴面礼。演过纪录片后,便要正式放映故事片。在换片中间,人们又开往吵闹,躬着腰摸索着去上厕所,还有的人跺着发麻的脚。人人都怕故事片放映时有什么事耽误下。

故事片终于开始了,大部分是战斗片。一开始光芒四射的五角星,或者工农兵团结一心的片头和雄壮的*队进曲让人格外受鼓舞,那是大部分战斗片留给我们共同的记忆。接着便是扣人心弦的故事,那时的电影人物关系很简单,就是一个爱憎分明敌我关系。人们把反动阵容称为“那的”,而把八路*或人民解放*亲切称之为“咱的”,那时的人们简单快乐,没有精明的算计,更没有多少复杂的弯弯绕,虽说生活清贫,却也快乐单纯。

谈论电影

电影演过后,便要再等下一次再来。人们眼星儿似的看着两个木箱被送走,又盼望着下一次再送来。不过,对于大多数来讲,演过的电影哪能一下子忘掉呢?我们谈论着电影里的情节,模仿着电影里的故事做着游戏打仗,我们的生活简单而快乐——而这,不也让我们这些上岁数的怀念么?

难忘儿时放电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haizixunw.com/afhhy/388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