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玉米价格一直呈下行趋势,特别是进入9月份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跌破元/吨之后,一直处于持续寻底的态势,就好比持续下滑的猪肉价格一般。截止9月17日当周,玉米期货主力价格为元/吨,较月初下跌了50元一吨,跌幅为2.01%,这也是今年5月份以来,玉米期货价格连续四个月收阴,相对于年初,玉米价格跌幅接近10%,几乎完全回吐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涨幅。伴随着期货价格下跌,现货均价已下滑至元/吨左右。
玉米价格跌跌不休,节后还会跌吗?
外盘利空来袭
周一内盘休市,隔夜外盘利空再次来袭,伴随着美股大幅下跌,大宗商品市场一片惨绿,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价格再度下跌,跌幅愈1%。当日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16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较去年同期下滑48%。在其随后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止9月19日当周,玉米作物收割率为10%,好于去年以及5年均值。虽然国内玉米价格受外盘影响不大,但是随着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外盘走势对价格的影响逐渐提升。
进口玉米量价齐升
海关总署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中国进口玉米万吨,同比增加.2%;1-8月份,国内累计进口玉米万吨,同比大幅增加.7%。在另一方面,尽管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也在跌,但是在海运成本上升作用下,进口玉米价格却在不断上涨,9月18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为.76美元/吨,进口成本价为.06元,再度刷新2周高位。
当前,进口玉米成本价已经和期货价格出现倒挂,依然大量进口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国内现货价格,进口玉米依然还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节后玉米还要跌?
近年来,国内玉米供需基本面一直处于偏紧状况,并且缺口呈逐渐放大趋势,之前的进口配额很难满足国内需求,伴随着国内玉米价格不断攀升,饲料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进口就称为不得已而又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是进口玉米有价格优势。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年玉米进口创纪录达到万吨,超过全年关税配额,预计今年玉米进口超过万吨。而即便是配额外的进口玉米,较国内仍然还要一定价格优势。所以,进口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国内玉米涨势。
而在国内供应方面:近日,农业农村部的农情调度显示,秋粮面积比上年增加,长势总体良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央视报道显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面积增加了64万亩,仅面积增加一项,预计增产就达7亿斤。
消费方面:尽管国内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但是在持续下跌的猪肉价格之下,生猪养殖业步履维艰,长期处于亏损状况下的生猪养殖,似乎也并不支撑上游饲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
以上分析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