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价格不仅继续跌,而且下跌范围不断扩大。价格系统显示,本轮国内尿素价格的下降幅度已经达到50-元/吨了,其中山东地区的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成交在-元/吨左右,河北地区的小颗粒出厂报-元/吨左右,河南地区的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在-元/吨左右,山西地区的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在-元/吨。
尿素价格深跌,我认为主要同如下几个因素有关:
1、当前尿素平均日产量在14.8-15.5万吨,相比去年同比增加,尿素日产量处于相对高位。
2、农业需求处于相对淡季,冬储肥需求发挥不佳,农业经销商备货热情不高。
3、当前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春节临近,板材工业开工下降。
4、国际尿素供应商出货意愿较强,尿素价格走弱。
5、煤炭价格回落,尿素成本压力减弱。
受尿素前期的待发订单陆续发完,而尿素价格下行,新成交订单较少,尿素的库存压力增加,截止到12月28日,国内尿素企业库存总量为91.5万吨,比上一个统计周期增加了7.01万吨。再考虑到,农业需求短时间难有明显变化,板材工业和复合肥需求会随着春节的临近,企业开工率下降而下降,短时间需求低迷状态难改,预计尿素行情或将延续震荡偏弱运行。
一、玉米价格
随着春节的临近,玉米市场交易量逐渐下滑,玉米价格也是趋稳难涨。目前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报价稳中小幅上涨0.5-1分,价格在1.-1.元。华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报价稳定在1.39-1.51元。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上调0.5-1.5分,价格稳定在1.-1.元。
玉米价格的趋稳小幅回升,并不是玉米供需关系转变的结果,而仅是玉米购销两不旺的结果,目前各地玉米市场呈现出基层农户惜售,烘干塔停收,产销区玉米价格倒挂等问题。虽然农户和市场主体看好后市价格,但市场对玉米价格的支撑力却不强,短期玉米市场缺乏炒作热点,加上前期农户惜售,基层粮源剩余较多,短期玉米价格难涨。长期玉米价格将受新一季玉米玉米种植面积的变化,进口玉米和替代品市场的变化的影响。
二、小麦价格
此前,小麦价格持续回落时,业内普遍认为无需紧张,因为12月将会进入面粉需求旺季,可为小麦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今天同往年明显不同的是,今年的面粉走货大不如往年。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贸市场富强粉平均零售价格在2.91元/斤,处于相对高位,影响了面粉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感染人数众多,影响各方面的面粉需求。面粉需求不振,终端走货不佳,面粉企业的面粉库存积压,据了解,截止到年12月下旬,部分企业因为订单量少而不得不停工、停产,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整体开工率仅为32.5%。
目前,面粉企业的小麦报价中,山东地区为1.6-1.元,河北地区为1.-1.元,河南地区为1.-1.62元。
小麦需求不畅,但小麦价格在基层农户和贸易商的挺价惜售下,已经趋稳,短期来看小麦价格的上涨之路并不顺畅,仍有四大价格压力:
1、春节消费旺季结束后,需求会再次成为制约麦价的胜负手。
2、近期国际麦价回落,进口小麦成本优势凸显。
3、临近年底,制粉企业将会陆续停工、停产,小麦需求将会进一步萎缩。
4、持粮主体有春节前变现需求,小麦市场销售面临竞争加剧的情况。
三、花生价格
机构统计,最新更新的花生价格中,河南驻马店白沙通米主流5.2-5.3元左右,麦茬通货米5.45元/斤左右。山东地区海花通米5.1-5.2元左右,白沙通货5.10元/斤左右。吉林通米主流5.2元左右,辽宁地区通米5.1-5.2元左右,新白沙通货米5.20元/斤左右。
花生价格依然处于回落当中,致使花生价格遇冷:
1、花生的食用消费依然未能从疫情的阴影中走出,市场需求并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2、库存消耗缓慢,贸易商多按需采购,备货积极性不佳。
3、花生油终端消费低迷,企业虽然花生米到货量维持低位,但对质量要求严格,价格支撑力不强。
目前的花生市场一片冷清,价格不离线,基层农户挺价惜售,不认价。持货商高价建仓,低价不认卖,市场上量有限。收购商利润不高,前往基层收货积极性不高,整体消极怠工。企业走货不畅,临近年底,油厂收购临近收尾,需求整体低迷。短期来看,在缺乏成交量的情况下,花生价格的主流价格恐呈现稳中弱势运行的走势。
四、复合肥价格
价格系统显示,当前45%硫基肥在-元/吨,45%氯基肥(3*15)-元/吨,48含量高氮肥在-元/吨不等,价格整体呈现稳中有跌的走势。
后续复合肥的价格很有可能会持续走弱:1、复合肥原料,尿素、磷酸一铵、合成氨的价格均高位回落,复合肥成本下降后,其价格偏空头。2、此前复合肥企业均推动预售订单为主,当前复合肥企业待发订单量相对充裕,新单需求释放有限。至于年后的行情,主要看复合肥原料价格走势,物流的变化,以及政策和出口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