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隋金海创新发展农机路村民致富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在突泉县学田乡大保村,秸秆打包机轰鸣着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快速地进行秸秆打捆作业。大保村玉米种植面积共亩,因为有了这台打包机,以前村民觉得废弃的秸秆都派上了用场。不仅解决了家里牲畜饲草料的问题,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留住了蓝天白云。在打包机旁边,村党支部书记隋金海正忙碌在田间地头,用专业的秸秆湿度测量仪检测秸秆包的湿度,判断如何保存才能更好的发挥秸秆效能。

家住突泉县学田乡大保村的隋金海,不仅是大保村的党支部书记,还是突泉县大保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兼理事长、盟级“晓景计划”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拥有这么多头衔,也正是因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

“全村常住人口多户,最多的时候有多户外出打工,当时我们党支部负责人每天都在想,怎么样能够发展当地产业,让村民不用再东奔西走在家就能赚到钱,让他们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谈起建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初心,隋金海打开了话匣子。

近几年,隋金海通过入户走访,发现村里人外出务工较多,有效人力资源短缺,年轻劳动力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隋金海与村“两委”商量后,在年11月成立了突泉县大保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安监局赠突泉县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玉米收割机2台,秸秆打包机1台,大保村利用互助金18.7万元购买2台玉米收割机。合作社呈现了良好发展活力和后劲,充分发挥合作社规模化引领作用,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村里没有这个合作社之前,我一直出去打工了,不光家里的地照顾不上,而且家里有点什么急事我在外地只能干着急,现在好了,农忙的时候能在合作社有份工作,在家里就能把钱赚了,可省心了。”大保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曲福泉说。

隋金海作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从事农机活动,对农机经验和专业技术倾囊相授。践行为农服务的宗旨,坚持联农带农,服务父老乡亲,并定期开展相关的种养殖及农机培训。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年服务作业农户户以上,主要作业范围是大保村、金星村、学田村,作业面积达亩。先后带动周围农户20人在合作社工作,月均工资均在0元以上。年,突泉县大保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机经营收入达10万元,纯收入达到7万左右,实现稳定可持续就业增收,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通过免收、减收作业费和其他方式帮扶贫困农户户余人,减收金额达4万余元,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隋金海常说:“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起来才是真的富。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富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自从合作社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入之后,他还把发展养牛产业作为带动全村人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守着家乡的绿水青山,养出的牛自然优质又健康,本着“养牛我先来”的原则,隋金海一直积极带领村民寻找致富路。“县委、县政府都大力支持养牛呢,跟着县委走,肯定错不了。”隋金海激动地说道。从年开始养殖安格斯肉牛,现已发展到25头。自突泉县实施“牛产业再造行动”以来,在春种秋收之余,还带领村民们一起养殖肉牛,让全村农牧民产业发展和经济收入双双实现质的飞跃。

在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的道路上,隋金海将继续探索、实践,不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产业发展,铺就更宽更远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haizixunw.com/afhzz/688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