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秋天了,一条乌黑发亮的公路沿着大山蜿蜒通向远方,公路两旁的全是碧绿的玉米。
王二叔的家在公路转弯处的一座山脚下。王二叔已种了五年地膜玉米了。地膜玉米能密植产量高,分量重,一斤一块三毛钱,一亩地能卖到一千五百块钱。比种小麦,*豆,高粱,小米收入稳定,这些庄稼天气影响大。地膜玉米只要出了苗,哪怕是下一点雨星,都能改善旱情。他把玉米叫作“铁杆庄稼”。
河堤旁的玉米地,在夕阳下的光彩。这五亩地八千块钱的收入,除去种子,化肥,耕地的费用还能剩五千,过年在卖半块猪(自己留一半吃),只要在外打工的儿子不“掠夺”,自己还能扣守一点以备不时之需。
在他年轻力壮时,他每天早出晚归放着一群羊。他把这羊当亲人一样,晴天担心它们吃不饱,回来还要给加料;雨天担心它们受潮睡不好,专门跑很远的路套上驴车拉干土把羊圈垫的干爽平整。那时候玉米一斤三四毛钱,他不买化肥,用羊粪。他不用机器耕地,用自己养的俩头耕牛。那时候他的玉米大部分用来喂牛羊。
那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是收入他很满意。老婆整天说他是个死脑筋,别人都出去打工了,还有些有本事的人都做生意了,人家一个月的收入能比你一年的收入多。
这个人不光喂牛羊细心,种地也像绣花一样;地里不能有一棵杂草,耕地的犄角旮旯都要用撅头挖一遍。他不羡慕别人有多少钱,他只羡慕别人的牛羊有多肥,别人的庄稼有多好。
满山遍野都是野生的酸枣,他越来越撵不上羊了,他的腿,他的腰,都告诉他该退休了。老婆也腰疼腿疼,浑身疼。他们卖了牛羊,还借了一部分钱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娶了媳妇。
好在玉米的价格涨了不少,一年种几亩玉米,再喂一头猪,还能勉强度日。
去年他作了膝关节置换,老婆也查出了冠心病。今年的玉米马上就能收了,谁来收?明年又谁来种?
只见地不见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