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绍兴晚报的报道:
眼下正是嫩玉米上市的旺季,嵊州市甘霖镇有片玉米地,玉米还未成熟,已被电商平台订购一空,最高卖到10元一个,还供不应求。这片玉米地有多亩,参与种植的农户近百名,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与普通玉米不同,这种玉米可鲜食,俗称“水果玉米”。“水果玉米”能在嵊州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与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甘霖镇马塘村村民过永华。
培训会上的一个信息
4年前,48岁的过永华在一次春耕备耕培训会上,第一次听到“水果玉米”。“可以生吃,甜脆如西瓜,和水稻套种,一亩能净挣元以上。”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赵洪关于“水果玉米”的介绍,让过永华听得入神,眼神发亮。他想种。
但这些年吃的苦头,又让他不敢种。
过永华只念了几年书,18岁就外出打工。原本在外地承包鱼塘,年返乡种粮。这些年,由于农资和用工等成本上涨,抵消了很多粮价上涨和种粮补贴带来的增收。
如何增加效益?过永华凭借丰富的养鱼经验,摸索出一套稻田养鱼技术。眼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日子到了,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垮了稻田铁丝网,“卷”走了成群的鱼。50多万元投入血本无归。这是他几十年的积蓄。他一度心灰意冷。
这田到底该怎么种?听到“水果玉米”这个信息,他心里直痒痒。但能不能种好,他心里没底。培训会后,过永华找到赵洪。“你们农户愿意试种,我们全程提供服务。”赵洪的话给过永华吃下了定心丸。
说种就种。年,过永华从东阳玉米研究所引进“水果玉米”种子,试种60多亩。建大棚、买肥料……要花不少钱。为了省钱,他凌晨4点多起床,驾着三轮车,到周边养猪场掏猪粪。“两个大塑料桶,搬上卸下,不嫌脏不嫌臭,手指甲全磨光……”养殖户们感叹,“没见过这么拼的人。”
许多人不敢吃怎么办?
试种第一年,过永华的“水果玉米”大丰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的专家专程到过永华的玉米地品鉴,大家评价:口感和甜度在全省数一数二。在该研究所的推荐下,过永华作为绍兴市唯一的“水果玉米”种植大户参加了全国鲜食玉米大会。但此时的过永华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难题:这60多亩玉米卖给谁?
当时,“水果玉米”在全国还是个新事物,很多人不敢吃。过永华跑菜场、跑饭店、跑超市,结果很多人不相信,连尝也不敢尝,加上其种植成本高,价格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大截,怎么打开销路?
鲜食玉米,一旦成熟,最佳口感期只有7天。眼看玉米成熟,销路还没有打开,过永华吃不下睡不香。情急之下,他想到义乌国际小商品城,“那里人多,上那儿摆地摊,去推销。”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起了个大早,装了一车“水果玉米”,直奔义乌。他把玉米衣当场剥掉,送给路人品尝。这一招,引来了众人围观。第一天卖了多元,第二天卖了多元……第七天,杭州一家电商平台的采购经理主动联系他,批量订购鲜食玉米。
“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还以为是诈骗电话。”过永华一脸憨笑,后来才知道,这位采购经理尝了“水果玉米”,又买回家给老婆和小孩吃,他们吃了还想吃。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种出“浙江农业之最”
不仅如此,嵊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店小二”们纷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