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辽沈晚报辽阳时刻」
辽阳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五次常委会议
12月8日,辽阳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围绕“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协商。市委书记霍步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曹颖主持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以下简称《建议案》)。
霍步刚对市政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建议案》题目选得准、情况摸得透、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霍步刚强调,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要有信心、有决心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全市的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要用足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和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把“金招牌”变成“金饭碗”,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巩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成果,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统筹规划,既要适当超前、又要量力而行,做到有序开发、长短结合。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文旅产业加快破“疫”复苏、文旅项目全面升级。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旅游更有层次、更有活力。要打造精品线路,点上出彩、串点成线,点线结合推动面上开花。要维护市场秩序,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加强文旅行业日常监管。
霍步刚强调,市委将全力支持市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协商议政,为政协履职营造良好环境。市政协及各位委员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高质量完成换届工作,同时,积极为全市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曹颖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文化强市”战略目标,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平台、谋项目、献良策、聚共识。要提高政治站位,严守纪律规矩,高质量完成换届任务。要加强党对政协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把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运用各种协商形式建言资政,认真开展好民主监督,助推市委重大决策、各项民生事业落实落地。要进一步激发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为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政协力量。
会上,市政协委员就建设三道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护城河沿岸历史文化长廊、高质量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打造观光休闲旅游区、提升乡村旅游水平、讲好辽阳故事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领导霍庆生、宋化云、原阳、栗荣庆、石贵禹、隋锡君、汪明辰、苏平,市政协秘书长李德柱出席会议。
秸秆离田“秒变”牛饲料
12月7日,辽阳市农业农村局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工作督导组来到弓长岭区石四村养牛户王光富家,王家兄弟俩正在忙着把田地里的玉米秸秆运出来,用新购置的秸秆粉碎打包机加工冬季牛饲料。
在地头路边,秸秆打包机“一键启动”,一捆捆玉米秸秆被送入打包机中,经过粉碎、除尘、压块后,方方正正的秸秆捆包整齐地堆放在一起,随即被装车运回家。王光富兄弟俩养了60余头牛,每个月仅喂牛的饲草就需要6吨左右。今年兄弟俩投资15万元买了一台秸秆打包机,不仅解决了自家的牛饲料加工问题,而且帮助了村民解决秸秆离田困扰,同时还为自己省下了一笔可观的购买饲料费用。
由于今年秋收时节降水较多,至今仍有部分地块存在玉米秸秆“站秆”现象。为此,辽阳市农业农村局6个督导组每周对各县(市)区进行督导,强化基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序推进,调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进度,并会同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各乡镇,积极组织人员,科学调度打包机械,推进秸秆“站秆”打包离田进程。
秋收以来,辽阳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秸秆离田政策,形成政府、企业与农户三方利益连接机制,全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管控。截至记者发稿时,辽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92%,已完成省下达辽阳87%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