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秸秆打包工作,以往的农业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为保生态、促增收的宝贝。
在骆驼城镇新民村的田野上,一台台玉米秸秆打包机来回工作,随着机械高速运转,细碎的秸秆被收入机中,随即“吐”出一个个长方形的草墩子。村民张建设今年种植了25亩商品玉米,玉米收获完,他雇佣打包机回收秸秆,让他省了不少力气。
骆驼城镇新民村村民张建设:“以前我们的这个玉米杆都是用镰刀割的,又慢,人又费劲。现在都是这个机器,速度又快,地里收拾得又干净,打下的这个包喂牛喂羊。”
宣化镇宣化村村民盛有荣这两天也忙着打包玉米秸秆,他告诉记者,以往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现在成了牛羊的“主粮”,自己从“不敢烧”变成了“不想烧”,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宣化镇宣化村村民盛有荣:“这20亩地打下的草,基本能满足我养的羊一年的草了。既节省了外面买草的时间,拉运繁琐的工作,也减少了买草的资金。”
高台县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消除农村火灾隐患、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发展循环高效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引导广大农户通过青贮氨化、打包打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秸秆利用率,从源头上“根治”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病根”。
(记者:寇建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