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和我妈两个人恩爱了一辈子,可以这么从我记事起,他两就没吵过架,没红过脸,两个人都非常尊重对方。
每当我听到街坊邻居家里传来的吵架声,我就非常庆幸我的父母没给我们带来这种负面影响,这让我也一度非常羡慕他们两的爱情观,也非常羡慕和憧憬这样的夫妻感情。
但是前段时间我妈被查出胃癌晚期,没多久我妈就过世了,但是我爸居然给我们说他要结婚了,对象还是当时他的初恋。
这件事情犹如晴天霹雳,不但打昏了我,也打碎了我对父母之间感情的看法。
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好了,我还有个妹妹,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父母当时是亲戚给介绍的。
那时候虽然说不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基本都是要经过亲戚朋友充当媒人给提亲。
我父母之间据我的了解基本没什么恋爱期,那时候都是媒人带着见一次面。
然后如果对对方的大致条件没有太大的问题,就一起带着媒人再去趟县里,吃顿饭,两个人买件衣服,然后看场电影。
剩下的就是父母双方,和媒人约好谈婚论嫁的具体日期和事项,这个婚就这么结了。
我觉得像我们的父母辈,大多数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你说没有感情基础吧,人家好多人也都是这么过了一辈子,离婚率也比现在低,虽然大多数夫妻之间也经常吵吵闹闹,但真遇到大灾大难的也是互相取暖互相照顾。
我爸比我妈大5岁,可以说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我爸妈之间的感情真的很好,这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于我爸对我妈的溺爱。
对,你没看错,是溺爱,我爸真的可以说把我妈宠上了天,把我妈当成了公主一样的来爱。
我妈在我爸眼里,不像是妻子,更像是女儿。年轻的时候我奶奶就因为这事没少跟我爸生气,道理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这个当娘的吧,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和儿媳妇来对比,那时候也不像现在的小情侣,之间卿卿我我,老一辈人看到这样的都会骂那个男的没出气,说不能惯着媳妇。
反正无论大事小事,我爸肯定是站在我妈这边的,从我爸这没让我妈受过气,由于我奶奶十分看不惯我爸对我妈的宠爱,早早就和我们分了家。
我记得我家小时候地里的农活,重活累活,我爸是从来不让我妈插手的,我就记得我妈就是干干摘棉花,剥玉米之类的活,你像打农药了,浇地了,收麦子,收玉米的,基本都是我爸干的。
就因为这事,街坊邻居的女的们,就十分羡慕和嫉妒我妈,因为她们常年都要像男人一样,干和男人一样的活,她们的手,如老树皮一般粗糙。
而我妈,十指纤纤,肌肤又白又嫩,生了两娃,也一点不像妇女,倒像城里的少女。
而且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起来得很早,那时候上学之前的饭基本都是我爸做的,在我的印象里,我妈都是舒舒服服地躺在被窝里的,这个让我和我妹也十分感动,我爸是个十分细腻的人。
我妹妹就经常说,长大了结婚就要找我爸这样的男人,疼老婆,还顾家。
然而,就是一个这么宠老婆的男人,却在老婆归西才几天,就要再娶,而且是要娶他的初恋。
我妈查出病的事是非常突然的,之前没有任何预兆,就是有一段时间突然恶心,一直吐,刚开始我妈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闹胃口呢。
后来有几次我妈吐得非常严重,还是医院检查,结果确实胃癌晚期了。
我爸听到医生的说的结果,就吓得哆嗦起来,浑浑噩噩的,都不知道,医院把我妈带回家的。
当时我家天都塌了,尤其是我爸,明显感觉人消瘦了不少,连白头发都增添了不少。
那段时间我妈说不治了,这辈子儿女都长大成人了,一辈子有我爸陪着,也知足了,可是我爸不同意,医院,后来做了胃切除,但是还是没留住我妈。
我妈走后我们还一直很担心我爸的情绪,怕他会孤单,会受不了这种打击,但是没过半年呢,我爸就告诉我们说他要结婚了,结婚对象还是他的初恋。
这个消息我一度不敢相信是真的,我爸有个初恋我们是知道的,当时是他们上学的时候认识的,是双方父母不同意,最终没在一起,我妈也知道,还经常拿这个事开我爸玩笑。
上面这个故事,是我一个哥们跟我酒后聊天说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展现给大家,我用了第一人称来表述这个事情。
我觉得这个事情虽然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在我们生活中这个事情还是挺常见的。
这当中就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当中有一个人提前走了,另一个人是否能
找老伴的问题。
关于老人再婚的问题。
老话说得好,满堂儿女,不如老来伴,尤其是老年人,到了老年,儿女不可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社交生活肯定没有年轻人充实,陪伴父母的只有那无尽的孤独感,尤其是当另一半提前走掉,身边没有个说话,知心人的时候。
老人如果能更快地走出阴影,对儿女,对自己,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这都是不能强求的,但要一直活在亲人离开的痛苦之中,那是生者和逝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他父亲对他母亲一辈子疼爱有加,两个人相亲相爱了一辈子,我估计他母亲也会对父亲能寻找到另一半是认同的。
父子之间缺少沟通的问题。
这个是作为子女过不去的一道坎,因为毕竟时间间隔太近了,最起码整个家庭还都沉浸在刚刚离开亲人的悲痛之中,哪怕时间久一些,我估计大家也都能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这个里面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体现出两辈人缺少沟通的问题,在中国的家庭当中,本身就很缺少这种两辈人的沟通,再加上又是这种敏感的问题,也是作为父亲和作为儿子不愿意找对方沟通的原因。
那到底是他母亲临走时候的一个遗愿,还是他父亲和那位阿姨之间的一个特殊契机或感情呢?
这都不得而知,只有当事人知道,这就需要做父亲的或者是做儿子的主动去沟通交谈了。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对于小李父亲再娶这事,你们有什么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