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也是喜悦收获的季节。田野地头,一位朝鲜农民站在灰土路上,一手牵羊一边望着等待收割的庄稼,即将开始一阵忙活的日子。我国多地已经实现机械化作业的时代,朝鲜农民是如何收获庄家的呢?说起来还真不容易。
图为年,朝鲜农民在田地里收割庄稼的场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包裹着头巾弯着腰收获作物。照片显示,这里种植的也是玉米,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作物。虽然这种传统原始的收获玉米的场景,我国现在一些偏远地区也还存在,不过在朝鲜,却是最常见的场景,玉米收割机械真的是相当少见。
传统手工掰下玉米棒子,一家几口农民放倒玉米秸秆,成捆一簇簇聚集起来,这种画面以前常见,现在基本上都是不少80后90后的儿时记忆了。依靠现代化的收割机械,一边收获玉米的同时,一边也解决了秸秆的问题,可是在朝鲜,这依然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装在平板车上,等待运输回家的玉米。朝鲜粮食欠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方面可耕种土地面积不多,说不上肥沃,二来一年四季雨水期和粮食生长收获季节不恨协调,农民传统手工劳作也是司空见惯。然而在历史上,朝鲜农民还是有过一段机械化在手,轻松收获庄稼的好日子的。
上世纪60年代末,村村通电在朝鲜已经不算新鲜,七八十年代粮食实现自给自足,农业机械化也一片大好。单就收割机械来说,不说%,至少也有70%的实现率。图中这样依靠耕牛过活的场景,现如今在朝鲜农村随处可见,在历史上一段时期里反倒不多见。
和我国多地收获玉米之后的情形一样,朝鲜农民也把玉米粒铺到道路上进行晾晒。何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只因以前依靠不少外部援助,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燃油电力不足,工厂运转受到影响,农业机械自然无法使用,一时间又回归了手工劳作。
虽然比较少见,不过在一些朝鲜农庄里,还是有一些现代化机械的。镜头下,一位朝鲜修理工旁边就是一辆大型拖拉机。构造简单,体型庞大,笔者记忆里,90年代我国农村也有不少这样的大块头。历史发展,这种重型拖拉机已经不多见了,然而在朝鲜,可是珍贵得不行。
收获之后,又是下一阶段的农忙工作。勤劳的朝鲜农民三五成群活跃在田地里,绑着头巾弯着腰,手工劳作不见停歇。因为农业机械的缺乏,朝鲜不少宣传画里,插秧机的出镜率依然很高,至于联合收割机之类,更是难得一见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