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学田乡各村的田野上,轰隆作响的秸秆打包机来回工作,随着机械高速运转,玉米秸秆被收入机器中,随即变成一捆捆断面整齐、弧度均匀的秸秆包。打包机走过的地方,田地平整干净,打包好的秸秆错落有致,勾勒出秸秆离田的别样风景。
这些天,金星村村民杜德伟忙得热火朝天,每天都有村民与其联系打包秸秆作业,目前已经在金星村、解放村、西沟村、河东村等村打包了1.3万亩的秸秆,将其运往锡盟进行销售。
“以往这些秸秆让人头疼,现在通过机械打捆,好收拾,省心省力,不仅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还为我们增加经济收入。客商按照每亩地20—25元钱的标准回收打包秸秆,雇用8台打包机同时作业,秸秆打包完车辆直接运走,老百姓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同时,雇用当地老百姓将打包好的秸秆包装车,一天工钱元左右,促进当地村民40余人增收。目前,打包作业已经进行了12天,预计还得作业半个月,再打包2.5万亩秸秆不成问题。”金星村村民杜德伟说。
学田乡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方式,强化宣传、积极动员,有序推进秸秆打包离田作业进度,营造秸秆禁烧的浓厚氛围。
走进平安村村民张明旺家,远远便看到堆成山一样的秸秆堆。“今年我打包了亩地的玉米秸秆,差不多包左右,我家里养了60多头牛,打包秸秆是为牛准备过冬的育肥饲料,秸秆打包方便快捷,打包后的田地干净利索,春季耕种省去清理秸秆的麻烦,直接就能免耕播种,非常方便。”张明旺说道。
平安村全村有余亩玉米地,目前已有85%土地完成秸秆打包工作,打包作业接近尾声。平安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武说:“在当地,养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利润可观,特别是肉羊养殖政策使得很多老百姓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牛羊成群,增加了饲料需求,打包秸秆成了抢手货。”
学田乡坚持把提高秸秆利用率作为消除火灾隐患、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循环高效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广大农户通过秸秆打包离田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来源/学田乡纪颖
原标题:《学田乡:秸秆打包保生态综合利用促发展》